三桶油新闻时政周报
企业新闻、时事政治在三桶油校园招聘考试内容里都是必考内容,这部分范围广、跨度大,需要平时的大量积累,蓝鲸微课推出【三桶油新闻时政周报】,每周一更新企业新闻和时政信息。标红的部分考到的可能性更大呦!
1.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有序复工
5月初,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上海石化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具备复工复产条件后,该公司党委立即向全体参建者发出“奋战80天,建成首套大丝束生产线”动员令,要求在狠抓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国内首套单线产能2000吨/年的48K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按时中交。
2.西南油气田今年产气超30亿方
今年以来,西南油气田持续推动规模增储上产,截至5月10日,生产天然气超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
3.河南油田全力建设“小而优”新型油田
截至5月13日,河南油田安棚2HF井今年产气超100万立方米,在非常规油气领域取得新进展。这是河南油田扎实开展主题行动,打造“小而优”新型油田的举措之一。
4.国内页岩气水平井水平段长度首破4000米
近日,华东石油局胜页9-3HF井顺利完成固井施工,该井水平段长4035米,是国内首个水平段长度突破4000米的页岩气水平井。据测算,4000米超长水平井相比钻两口常规水平井,钻井成本可降低20%以上。
5.中原油田张卫华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
5月11日,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布,中原油田濮阳风铃寻亲志愿团队志愿者张卫华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是此次中国石化唯一获该荣誉的个人。
6.国内最大容积LNG储罐气顶升成功
5月17日,由中国石化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27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在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接收站气顶升成功。该储罐直径为100.6米、高55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全容式LNG储罐,标志着我国超大容积LNG储罐研发建造技术实现新突破,进入全球领先行列,对加快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股份公司召开股东大会
5月18日,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以视频形式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2022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2022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股份公司董事长马永生主持会议,董事、总裁喻宝才,监事会主席张少峰出席会议。
1.生态环境部发布两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负责编制,7月1日起实施
5月11日记者获悉,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两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这两项标准就是由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编制的《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HJ1248-2022)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储油库、加油站》(HJ1249-2022),将于2022年7月1日起实施。
2.《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评估报告》发布
第六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会议近日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召开。会上,《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报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评估报告》(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3.大庆油田推进信息技术与油气业务深度融合、已启动14个重点项目,今年计划完成2.2万口油水井数字化建设
大庆油田今年继续加大数字化油田建设力度,截至5月11日,已启动14个重点项目,全年计划完成2.2万口油水井数字化建设,预计油田数字化覆盖率达43.1%。
4.中国石油1名个人1户家庭获全国妇联表彰
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全国妇联表彰了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暨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揭晓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华北油田公司工会副主席、团委书记,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付丽莉,获评“第十三届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四川销售甘孜州色达县加油站泽仁娜姆家庭获评“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
5.中国石油成立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
5月中旬记者获悉,“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昆仑股权投资基金(OGCIChinaClimateInvestments,简称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已于近期启动。这是由中国石油、OGCI气候投资公司和海南自贸区开放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内首支以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参与的气候投资基金,意味着中国油气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路上开启了探索的征程。
6.宝石机械打磨石油钻采“国之重器”、两项装备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录
5月13日,宝石机械公司研制的“一键式”人机交互7000米自动化钻机和7000型电驱压裂橇,入选2021年度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录。这是宝石机械作为国内石油钻采装备领军企业,积极履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使命的重要体现。
7.超高温可测 超高压可测 超井深可测、国内首套超高温高压CPLog测井装备成功应用
5月15日从中油测井传来好消息:这个公司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的230摄氏度/170兆帕小直径测井系列仪器,成功完成大港油田千探1井的测井任务,创CPLog测井装备213摄氏度最高作业温度纪录。其提供的解释评价资料及试油建议被甲方采纳。
8.我国稀土橡胶催化剂工程化技术再获突破、首个自主开发的单中心稀土催化剂连续聚合中试成功
5月13日从石油化工研究院获悉,4月,石化院特聘专家创新团队自主开发的国内首个单活性中心稀土金属催化剂,在独山子石化公司制备顺丁橡胶连续聚合中试获得成功。聚合效率约为当前主流三元稀土催化剂的20倍,可生产多种牌号高性能稀土顺丁橡胶,实现了我国稀土橡胶催化剂科学研究和工程化技术的新突破。
9.中国石油集团CCS/CCUS工作专题会召开、侯启军强调:争当绿色低碳发展主力军
5月19日,集团公司召开CCS/CCUS工作专题会,听取CCS/CCUS整体工作进展情况,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侯启军出席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双碳”目标任务,提高站位,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积极推动CCS/CCUS产业化发展,为集团公司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1.我国煤气化制氢技术应用取得重要突破
5月7日,从中海炼化获悉,位于广东惠州的我国首套采用E-Gas技术的煤制氢联合装置已连续平稳运行超270天,累计生产氢气超5.5万吨,标志着我国煤气化制氢技术应用取得重要突破,对推动我国煤制氢产业快速发展、助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海油居2022年度全球油气公司品牌价值50强第13位、保持历史最高排名
2022年5月,国际知名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揭晓了“2022年度全球油气公司品牌价值50强”榜单,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排名第13位,与去年持平,保持了自2015年该榜单成立以来中国海油的历史最高排名,中国海油品牌价值继续位居国际一流能源公司行列。
1.今年一季度,我国海洋经济总量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4.1%。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从10.92%上调至12.28%。
3.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升空至海拔9032米,首次获得珠峰地区高空温室气体分布数据。
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提出到2023年底前,全面实现12345与110平台互联互通、相关数据资源共享。
5.1至4月,全国铁路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4.6亿元,已开通新线581公里。
6.5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A成功首飞。
7.财政部消息,2012—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193.64万亿元,年均增长8.5%。
注:以上内容转自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官网
添加小蓝鲸,陪你到最后
添加小蓝鲸微信(18518795852),为你提供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校招资讯、微信交流群、新闻时政周报、千人模考等免费服务。